canmao6304 发表于 2017-6-8 20:02:21

惊人发现

      记得02年,在山东烟台某公司开发了一种动力单元用的小型高压齿轮泵。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齿轮轴与DU 轴承配合间隙很好的齿轮泵,其轴端都有明显的磨损的痕迹,这是高压困油现象导致的普遍现象。      但其中有几台齿轮泵试验后发现,其轴端没有磨损的痕迹,其齿轮轴与DU 轴承配合间隙尚好,但齿轮轴都有一点儿锥度,且锥度的方向相同。试验人员奇怪,便一同来找我。我重新对这几台齿轮泵进行检测,果真如实验人员所言。

      那么,这是什么缘故呢?
      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后发现,原来这几台齿轮的轴端无意之中发生了液压自动对中现象,而且,液压自动对中现象会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力啊?真是惊人!
      从那时起,我就对《液压流体力学》进行反复地研究,终于完全弄清楚液压自动对中的本质及其理论根据,于去年在中国申请了《液压自动对中柱塞副》专利。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自动对中柱塞副专利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确实是液压柱塞泵/马达的核心技术(因为它理论深厚,计算结果渺小,难以被人发现,正能量巨大。),能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现阶段柱塞类液压件的寿命及其可靠性。
                                                                                                                                                李记于西安
                                                                                                                                                    2017.6.8

bobayy 发表于 2017-6-8 22:18:54

专利就是你申请交钱就给你,只要是没有同样名称的,这种液压轴承理论时间上已经很早,同样的东西已经抄出好多版本了

少侠请留步 发表于 2017-6-9 08:48:36

我记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开口就要两个亿转让费的{:9_244:}

zzfjct 发表于 2017-6-9 19:51:31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17-6-9 20:55 编辑

楼主的专利是解决柱塞泵(马达)的柱塞/柱塞孔的对中问题吗?能否简介?
如果轴颈带锥度形成轴向楔形油膜,最小油膜厚度、径向承载力如何保证?
国产柱塞泵还是制作精度、材料、热处理问题,只要能达到足够小的最小油膜厚度,确保运动副的液体摩擦状态,对中不是问题,缸体/配流盘的问题更大。
个人陋见,仅供参考。

canmao6304 发表于 2017-6-9 20:31:47

zzfjct 发表于 2017-6-9 19:51
楼主的专利是解决柱塞泵(马达)的柱塞/柱塞孔的对中问题吗?能否简介?
如果轴颈带锥度形成轴向楔形油膜 ...

参看我发布的《液压自动对中柱塞副专利技术介绍》一文,你就很清楚了。

bobayy 发表于 2017-6-10 07:59:15

田总就是个经营停车库的,只要你的车子与别的车子有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停,不管什么车子,好与坏,美与丑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停

FrozenK 发表于 2017-6-10 12:03:36

李砖家,你这么精通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液压油缸,系统的人,全中国都找不出一个啊,还在这儿玩这些骗人的把戏呢?

zzfjct 发表于 2017-6-11 17:39:15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17-6-11 17:47 编辑

回帖操作错误,请删除。

canmao6304 发表于 2017-6-11 17:47:56

是消除了柱塞传递给缸体的所有侧向力,不是消灭了Nsinγ,Nsinγ依然存在的,只不过对缸体不起作用而已。
请详细阅读《液压自动对中柱塞副专利详细介绍》 一文。

zzfjct 发表于 2017-6-11 18:15:32

齿轮轴的旋转运动也会液压自动对中吗?柱塞可是轴向往复运动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惊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