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3
- 注册时间
- 2012-1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7-4-29 03: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的经验看,油缸做缓冲,间隙过小,对油液剪切比较厉害,容易分解变质,容易在油缸内形成碳化胶着,破坏密封件,如果缓冲处一有拉毛,就像骨牌效应,进一步影响到缸筒的拉毛。如今简单的位移电控成本已经不高了,结合阀控节流去切换缓冲,易调节、适应性强,故障率低也易排阶除问题。个人建议,不要再去考虑传统的油缸缓冲了,那完全是一个电控自动化时代还没到来的历史产物。现在都步入智能时代了,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惯性传感器来判断负载波动,智能地自动调节缓冲力度,达到自适应免调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