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8
- 注册时间
- 201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5-1-23 14: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液压圈版主: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推出数字液压讨论,我们感谢你们!将来国家也会感谢你们!
我们欢迎更多的朋友来关心和讨论数字液压,更欢迎专家、权威、院士讨论和质疑数字液压,如果把问题讨论清楚了,中国液压的发展方向就明确了(当然必须不带偏见、实事求是),国家投资的数百亿也能找到发展方向。中国液压的崛起也会加速。
液压是基础件的基础,国家发展的必需,液压落后则装备落后、制造落后、国家落后。
我非常同意网上“大国重器”作者的许多观点,中国的重器没有核心技术,这是很可怕的,我也同意张海平教授的许多观点:“中国知名的大学的教授、博导与德国不同,都不是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中提升出来的,都是从科班到科班”,缺少实践经验怎么会有创新、发明?这也就是许仰曾教授所说:中国液压好像越追越远“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都是体制造成的,教授的提升不是看为实际做了多少贡献,而盲目追求在国际上发表了多少论文。液压的突破绝不是控制理论上的突破,更不是一些系统集成的突破,而应该是基础元器件的突破,学校研究过于功利化,不是搞最基础的研究,而是搞应用项目的研究,项目搞得再好也是用的外国液压元件集成,只能解决局部应用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数字液压研究了近40年,完成的都是最基本的核心元器件,每一项发明都来自实际需要,都经受了应用考验,都具有普世意义,按照常规办法不知要投入多少亿资金?我与一个液压届的老专家谈起我们的技术时,他首先就认为不可能,按他的观点,光一个项目的可靠性试验就得花几千万,一个靠退休金养活的人能花得起吗?我告诉他,用户帮我们完成了可靠性试验,一用10年无故障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为什么用户愿意给我们做试验呢?因为他们用常规液压不能很好解决问题,25年前航天部用到东31装弹机构上的数字缸就是主动上门请求帮助的,8年前用到航天部自动加注燃料装置的数字缸也是主动找上门的,立项300万,钱快花光了,时间也没有了才找到我们,我们只用了25万,2.5月交货,一次成功,最后他们申请了专利(我们连名字都没有)。中海油6000米深井油气测量也是如此(我们最后一个),青岛海洋所用到海底测量装置也是上门求救帮忙的,他们都是先用常规技术,实在走不通了、钱快花光了、攻关项目结不了题了才找到我们,当然愿意无偿为我们做实验了。这种项目我们干了数十项,项项成功,其中绝大部分都被用户申请了专利,用他们的话说,花了国家的钱,没有专利不好交代。其中对公司最大效益也最有良心的是东方电气,筒型阀6缸高精度同步控制,据他们说研究了近10年,花了上千万,与国内多家联手研究过都无功而返,最后求教于我们,我们只用了2.5个月就交付使用,也是一次成功,远超世界液压权威的水平,把世界权威挤出了局。他们也申请了专利,不但为东电节省了数千万资金,还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支持了公司的发展。所有这些事例都说明一个问题:发明创新来源于实际需要,哪种坐在象牙塔的理论研究不可能取得重大进展。而中国的国家资源恰恰大量支持了象牙塔式的研究,每年科技部上千亿资金的研制经费,一晃10多年了,效果如何?有目共睹!好在现在终于明白了,才有了目前新的改革。取消了许多不着边际课题和项目,进行统一归口管理。集中资金和力量攻克核心难题。四基项目才能正式登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