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8
- 注册时间
- 201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5-1-28 14: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了山东常林为解锁喉之痛投入26个亿,应该是最有成效,措施也应该最到位,各级的支持力度也最大,成果也最多,但是还是无法解中国液压的锁喉之痛,其原因值得探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管死活贸然进入的,其中阜新号称投100亿,但到现在还没见到有影响的产品问世,多次报道的是德尔的汽车转向器,这个也不粘高端液压的边,还有榆次太重投入20亿,新厂房、设备买了不少,据知情人士透露,还是干老产品,成本反而大幅上升,前景难测(有人还说工资困难,但未落实),其它还有一个壮士断腕的上海诺玛,开创人曹先生原本代理国外液压伺服阀,积累了资金和人脉,然后约请一帮有识之士和专家共创诺玛,曹先生上次碰面说,为中国液压的崛起,他把别墅都买了,可见决心之大,去年底工程院杨院士在上海召开液压推进会上,曹先生的发言让人起敬,他的题目是坚持就能改变,谈起他们投入上亿,前5年基本没有销售合同,后来曹先生通过上海市政府协助融资,才度过困难,现在已经开发仿制出美国的穆格伺服阀、射流管阀、多路比例阀等等,已经开始销售市场了,前后已经快10年了,多名不容易,祝他们一路走好。
以上这些都是为中国液压崛起的优秀案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跟踪仿制,这也是中国液压发展路线图中描绘的道路,中国从60年代开始,已经跟踪仿制50多年了,怎么越追越远了?难道中国人除了跟踪仿制就不能创创新么?难!因为创新,首先专家这一关就难过,因为创新,专家们必然不熟悉,专家们不懂,国家就不会支持,国家不支持,你就很难发展壮大。并且创新还会冒犯专家的权威,有时还会影响专家们的财路。我第一次获得国家主动提供的攻关支持时,当时行业协会一个同志就不客气的告诉我,你不要宣传数字液压了,你这样别人都不好申请项目了,如此直白,让我们既震惊也无奈。后来我们就完全被放在外面了,不过也好,我们不依赖政府,自蒙生路,结合市场,反而开发出了大量新产品,不但养活了公司,还得到了发展,反观那些成天跑部进钱的单位,十几年过去了,国家的钱是弄了不少,但核心发明一个没有。其实他们弄点钱到是小事,可把国家耽误了,把液压变成了中国发展的锁喉之痛,难道光荣吗?并且几十年的跟踪仿制还不应该吸取点教训吗?在会议上,国家工信部的负责同志说,前几年,地方、企业、国家没有少投钱,现在看来方式要改变。言外之意是效果不大。本来,中国就不缺少制造能力,中国缺少的是研发能力,更缺少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不重视创新,只重视空洞的学术论文,只重视跑部进钱,只重视国营企业,其实国家60%的税收来自民营,80%的就业来自民营,而大量的研发资金往国有偏斜,所以真正的创新反而得不到支持,结果就是越追越远、锁喉之痛。如果不吸取教训,下个十年还会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