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与同步——访液气密行业最年轻的院士杨华勇
现在是全面攻坚“十二五”战略目标阶段,您认为流体传动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技术进步的瓶颈是什么?对“十三五”期间行业及行业技术有哪些思考? 液压的先导级、机电液一体化部件是瓶颈、也是方向,把机械与电子做成一体,传感器放到阀里去,这些都可以列入其中。人才方面,现在信息与传感技术朝液压行业在渗透,懂液压的人还要懂电、还要懂主机,人才也是瓶颈。 首台套也有瓶颈。做首台套和小批量是要亏损的,周期又长,但这一关怎么也得过,最好要有稳定的产学研队伍,就会做出来。我们企业的加工设备越来越好,技改越来越多,工艺在逐步完善,但首台套的问题没有解决。首台套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一个是用,都是瓶颈,得按标准体系来做这个。 单件生产的元件没有质量体系。你做第一套的时候,要求质量跟量产后的产品质量一样高,甚至还要高。但我们设计一个新的阀给企业,根本上不了他的生产线,进不了生产体系。因为我们企业的生产体系不够柔性,企业不会为了1台或者10台费劲。但是没有第1台,没有头10台,哪来几百上千?这个问题没有真正解决。0到1很多是大学在做,但大学没有加工设备,要到处去找企业,就算找到大企业也上不了生产线,而是外协,花的功夫太多。有时做好了拿回来,装配完放到试验台上,效果不如预计的好,那么是因为加工不好,还是因为设计不好,搞不清楚。 液压件都有废品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国外的液压企业因为批量大,都做寿命试验,力士乐的泵做10000小时的台架试验,硬跑出来的。寿命试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再回到设计段去,而我们现在的企业大部分返修、跟踪,正向设计不够。 现在一般都说工程机械是液压的主战场,主机配套、高端该去打。客观上来讲,我们现在只能跟,比如进入配套市场,主机企业恨不得你装配的尺寸都要跟国外一样,这样他们换起来方便,不需要改动,这就逼着我们的企业主要精力还是在跟随,跟就有几个问题,第一没有精力去做创新,第二虽然东西做出来进了主机,但放不出量来。因为国内一旦做出来给主机配套,国外液压件它就降价,为了控制产业链,他们咬牙坚持也要降价。主机厂只要一部分国产元件,大部分还是用进口元件,他是以国内的去压国外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跟踪战略。 我觉得两头都得做,一个要盯着现有市场,尤其现有市场主机的新产品,研发要跟进去,把国产液压件带进去,还要花一块精力正向设计新的液压件,这方面花的精力远不够,国家的投入也不够,企业投入更少。 中国工业化现在到了中后期阶段,基础件是个大问题了,我估计接下来5年、10年总要闯过这一关。企业和政府要投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非物质的知识上,现在企业家一般就是买地、建厂房、买设备,他看得见的愿意投。你说让他花1000万做个项目就难了,他操心的事很多,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总得做。反正最早具备了造血机能的企业也最终会是市场的成功者,老是跟,做不大。 要有造血机能,有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路甬祥院士一直是行业技术发展的领路人,他也在国家层面上提制造业的创新设计,中国需要创新设计,行业也需要真正有设计能力的企业,而且要有新的东西,要跟国外同时做。要有同步战略,他们在研究新的,我们也在研究新的,谁也没有现成的答案,那我们做的一定会跟他们不一样。因为方案不同,肯定思维不一样,也容易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拿市场份额,要坚持得下来,这个就很难。应该要有同时起步的同步战略,跟踪战略是需要存在明显差距,你肯定要跟着走,但还要有同步战略。又要做赶超,同时又在补中国的缺,我觉得这一关过了就行了。 您最近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原来系统做的多,现在我们也在做阀和泵,做创新研究,因为到了这个节点上了。系统当然有需求的,尤其国防、很急的主机,也在帮着做,包括页岩气有关液压元件与系统。高校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基础件、包括前瞻技术。原先不是不愿意做,是没有机会做,没有立项,没有经费,要解决生存问题。浙大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以我们义不容辞,要走得更前瞻和更基础一些,我们也在试图这么做。尤其四年以后我们要搬到新校区,可能空间会多一些,现在人力、物力慢慢都在朝着基础元器件转移。 您对装备制造和流体传动都很熟悉,您认为我们流体行业是否也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创新去引领装备制造的技术进步? 主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靠零部件行业的创新来引领的。主机行业主要是解决一些现场的问题,做技术和系统总成。现在我们是跟随,主机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国外产品又已经占在那里,所以要进入市场就很难。我刚才说创新研究,就是我能做什么新的,建议他来用我这个东西,这个改进对他主机会有改善。这就不光是做一个液压的问题,也要懂主机。力士乐就经常引领很多行业,因为他们有一批专家专门做系统,自己系统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很强,虽然他们不做主机,但是能够出方案、做新方案,一旦液压系统在主机上的新方案被确定,液压件就被锁定了。 现在中国的主机企业在欧洲设研发中心,我担心他们的液压新方案出自欧洲。欧洲中心雇佣国外的设计人员做出的液压方案,一旦被采用,液压的供应商还在欧洲,他们不会到中国来采购。这样产业链在国外,主机倒是进来了。 盾构机我们就不是只解决一个液压系统设计的问题,他们不会用,控制系统不行,那我们帮他们做控制系统。所以要去找整体解决方案,这在当前很需要,你到不一定是去提供,但是你要懂、要会去弄。我们行业企业小,养不起这样的人。是否可以行业里几个企业合起来做一个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行业企业如果实力不够的话,是不是以后协会、政府可以做一些项目。行业要有做主机新方案的能力,得有一批专家懂这个,然后开发自己的系统,这个问题不解决,产业链在外的问题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主机系统的创新研究和液压件的创新研究都要做,闯过这一关,中国的液压行业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现在产量起来了,但是品质不够,高端不够,利润太低,高利润的都在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