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的科研机构看“科学文化”
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有了科学的见识,还要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来支持和保障具有科学见识的创新研究。这里我根据看到的德国研究所的情况谈以下几点体会。 科学的评价 首先是科学评价的问题。如果好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支持,那就很难有科学创新。国内的科学评价,一时间为SCI论文指标所主宰,以为发表的论文多了,科学就上去了。其实这是非常偏面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不但不会对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反而阻碍科学创新。比如,一些科研人员,为追求论文数量,不断地跟着“风潮”发表论文。采用别人的观测数据,用个模型做一些分析,有个结果就算一篇论文,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其实这都是属于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的研究,根本没有原创性,所以也就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我们看德国的科学评价,绝对不止于SCI论文,而是要看科学家是不是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能不能开创了一个研究方向,能不能组建一个研究平台。首先是选人的问题。像德国马普学会的研究所,当要建立一个研究部门时,首先是选一个出色的科学家来做首席科学家。选人的过程非常严格,由专门的“遴选委员会”,面向全世界的科学家,经过多轮的学术报告、回答问题和学术讨论,才提交马普学会的科学委员会,最后由董事会决定。在这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科学家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组织能力。一旦人选定了,马普学会就会给他以充分的信任和学术自由,科学家绝不会因为有发表论文的压力而忙于应付。科学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照设计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发表论文是水到渠成的事。其次,马普学会的研究所也有定期的科学评估。评估主要由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来进行, 2年一次小评估, 6年一次大评估。但这些评估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像国内的科学评估那样,涉及资源再分配甚至项目的死活,因此关注点在科学问题本身,对科研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利。再次,科学评价离不开科学批评。如果没有公开的科学讨论和批评,所有的评价都徒有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最后沦落为数论文的篇数。在德国的科学评价中,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并把这个想法实实在在地付诸于实施。因此,评估要看你为科学共同体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包括学术团队、国际交、研讨会、学术报告、研究生培养、数据库建设、工具平台等。 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 很多科学研究,思想与工具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工具的实现,思想只是空想。我们参观德国的几个研究所,发现它们都有极强的技术支撑力量。很多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一些工具和设备同时也做出来了,其中很多变成将来的产品。他们的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技术人员参与科学讨论,而科学家又不断与技术人员切磋。科学发明就在这种持久的互动中做了出来。例如,在于里希的能源研究所,他们研究燃料电池,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各种试探材料的电池同时也做了出来,有的几乎马上就能变成成熟的产品。 在国内科学界,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严重分离。不少科研人员认为发表论文才算是科研成果,搞技术的甚至被看成低人一等。花大量的经费购置设备,用现成的设备,做出测量和分析,发表论文,以为就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事实上,这样的科研成果,是建在空中的楼阁,没有基础,情况稍有变化,就不能适用,所以没有活力。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尤其要引起中国科技界的重视。 科研人才的培养 德国的科学研究所,是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场所。德国科学研究所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才。我们在访问过程中有机会同几位中国留学生交谈,他们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科学团队归属感特别强,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会得到来自资深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多方面的支持。他们可以把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这样,过不了几年,这些年轻人就成长为训练有素,很有见识的科研人员。德国的科研制度一般不允许这些年轻人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而形成近亲繁殖,而是要求他们到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开拓新的领域。所以,德国研究所可以说是科研人才的孵化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