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油缸的进给速度控制
看看简图吧:图中是立式液压缸的进给速度控制。立式油缸为活塞杆固定缸,缸筒上下移动。进给时,只需开启电磁阀15,由图中可以看出,上腔和下腔打通,油缸处于浮动状态,通过节流阀对流量的调节,从而控制油缸的下降速度。
问题是,这种控制方式是不是可靠?本人觉得有一下几点,需要考虑。
1、能否实现对速度的控制,调节的可靠性如何。
2、当电磁阀开启后,容易引起液压冲击,如何消除液压冲击的影响?
3、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磁阀开启后,在油缸带负载的情况下,无论节流阀阀口打开的程度,油缸的下降速度都是一样,以最快速度下降,节流阀失去节流意义,起不到控制速度的作用。在油缸空载的时候,调节节流阀阀口开启程度,油缸下降速度会有所变化。请教论坛里的师傅们,这是为什么呢?
4、如何能提高节流阀的调速性能?加个液控单项阀能否行的痛,通过先导压力来控制液控单向阀的阀芯开口大小以此来控制油缸的下降速度,有没有这个可行性?望求解。 图中
15 电磁阀
16 平衡阀
35 立式液压缸
7 下腔压力表 1、浮动调节,准确度是不好的。
2、开始系统,液压冲击是难免的,不过可以通过平衡阀或者是阻尼减小冲击。
3、这种情况可能是负载情况下,工作压力超过了节流阀的适用范围。建议用两个节流阀串联,或者用调速阀。
4、单向阀对调速没有多大作用。 答楼主:第四条肯定不行
另外标号为15的电磁阀有两处?一处连通油缸上下腔,一处连通有杆腔和油箱?如果如您所说,进给时候只需要开启15,那么就是差动回路,意味着三位六通换向阀处于中位,即平衡阀16无油液流通,貌似往无杆腔补不了油。 这个是我理解的上升回路 这是下降,请高手指正 独自寻觅 发表于 2011-9-25 1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答楼主:第四条肯定不行
另外标号为15的电磁阀有两处?一处连通油缸上下腔,一处连通有杆腔和油箱?如果如 ...
补充说明一下:
1、油缸在动作时有两种模式,一是正常的起降模式,二是进给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就靠电磁阀15的开启来相互转换。正常模式下,电磁阀15是断电的,断电状态下,电磁阀是断开的。开启电磁阀15后,电磁阀得电,从而连接通路。进入进给模式。
2、由于是活塞杆固定缸,缸筒上下移动的。所以当缸筒向下移动时,油缸下腔进油,油缸上腔出油。当电磁阀15开启后,油缸上、下腔打通,油缸成浮动状态。由于重力或者负载会使缸筒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这时上腔的油有一部分会进入下腔,一部分会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通过控制节流阀阀口的大小来控制下降的速度。 ljy041103014 发表于 2011-9-25 1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浮动调节,准确度是不好的。
2、开始系统,液压冲击是难免的,不过可以通过平衡阀或者是阻尼减小冲击。 ...
用液控单向阀为何不起作用?
我是这样想的,用先导控制压力能控制阀口开启的大小从而来控制通过阀的流量。而且有一点就是液控单向阀的封闭性能较好,能锁住油。通常把节流阀关死,油缸还是会慢慢下滑。虽然速度很慢,但是这不允许的 这么说来我昨天发的两张图片理解有问题,楼主的这个差动跟一般的差动例子有点不一样。在楼主所描述的工况下,当上下腔连通后,空载时候由于油缸筒自重,负载时候则自重与负载叠加,最终都使得油缸筒向下运动,那么油缸向下运动时,就无需开启泵补油。 刚才分析了下负载和空载下降时候的压力和流量情况,负载时候油缸上下腔的压力大于空载压力,那么两种工况下节流阀前后的压差也不一样,而节流流量与孔口开启度还有压差成正向关系,在负载压差大于空载压差的情况下,流量对节流开口度的敏感度十分大,可能需要十分小的开口就可以达到很大流量,楼主所选的节流阀估计由于内泄之类的原因,估计到达不了节流阀的有效调整区。一点浅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