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junhe2010
发表于 2014-1-16 21:01:03
版主,您好,A4VSO你要找的那个力士乐的样本上没有,按您的要求应该是A4VSOLR2S,在样本上S阀具有D和F的叠加功能,您可以看看样本。
泛舟
发表于 2014-1-22 13:41:18
xwy@home 发表于 2013-12-23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好,
1、您提及的LR.H原理近似于LR.N,
二者区别是泵无载启动后,
请教LR.H原理图中的6.1和6.2的都可实现行程控制,6.2的工作原理?6.2压力控制阀,用于行程控制——理解不了?
泛舟
发表于 2014-1-22 15:33:39
xwy@home 发表于 2013-12-23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好,
1、您提及的LR.H原理近似于LR.N,
二者区别是泵无载启动后,
xwy@home :你的分析是针对LR.H还是LR.N?
xwy@home
发表于 2014-1-23 19:29:00
scgbb 发表于 2014-1-22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xwy@home :你的分析是针对LR.H还是LR.N?
您好,回复稍晚,先拜个早年:
1、类比方法,个人觉得LRN,LRH紧紧区别在附图所示,其他结构基本一致(从职能图分析,结构差异再论),请看附图;
2、论及6.1和6.2的配合过程:
(1)阀组6.1可以理解为6.2压力控制阀的泄油通路,打开时6.2压力阀弹簧侧作用力大,反之亦然;
(2)6.2右位工作,P与T相通,排量大;
(3)6.2右左位工作,P与A相通,排量变小的变量状态;
(4)上述(2)、(3)变化配合恒扭矩阀联动楔形机构动作,从而切换6.1上下位置变化;
谢谢!
泛舟
发表于 2014-1-23 20:13:54
xwy@home 发表于 2014-1-23 1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好,回复稍晚,先拜个早年:
1、类比方法,个人觉得LRN,LRH紧紧区别在附图所示,其他结构基本一致(从 ...
谢谢解答:也给您拜个早年!